还会继续打?特朗普威胁再派兵,伊朗大使在华交底,中方预判正确
特朗普这架势,是真没打算收手啊! 伊以那边硝烟才散几天,这位前总统兼热门候选人又撂狠话了:伊朗胆敢把铀浓缩提到军用级别,美军“毫无疑问”会接着炸。 这话扔出来,中东刚缓过神来的空气,瞬间又绷紧了。
您听听特朗普6月27日在白宫那调门,一点弯都不带绕的。 他逻辑简单粗暴:认准伊朗嘴上喊和平利用核能,背地里就憋着造核弹。 那咋办? 炸! 在他眼里,这招最省事、成本最低、效果还立竿见影——上回空袭,五角大楼评估可是把伊朗核计划拖慢了好几年,他能不满意么? 这“成功经验”当然得接着用。
美国给联合国安理会递话也透着机灵劲儿。 一边说想跟伊朗谈核协议,一边又白纸黑字写着保留“采取额外行动的权利”。 翻译过来就是:谈,我可以谈;打,我也随时能打。 退路留得明明白白。
以色列那边,比特朗普还冲。 国防部长卡茨态度硬得硌牙,他压根不信谈判能管住伊朗。 放话了:只要有必要,以军飞机随时再起飞,绝不能让伊朗的核弹头和远程导弹冒头。 为啥这么急? 卡茨看得明白:伊朗真有了核武器,以色列的生存根基就悬了。 代价再大,也得摁死这苗头。
以军行动效率确实吓人。 美军炸弹刚落地没几小时,他们的战机就跟上了,炸的全是伊朗核研究的要害部门和导弹生产线。 多年情报积累,目标摸得门儿清。 卡茨还透了个底:以色列备着打持久战呢! 根本没指望一两次空袭能彻底解决问题。 这决心,意味着啥风险都敢扛了。
伊朗的反应呢? 外长阿拉格齐脖子一梗:拒绝重启核谈判! 这多少有点出人意料。 要知道,伊朗经济被制裁压得够呛,按理说该更想谈才对。 但阿拉格齐背后有算计:美军都动手了,这是踩了国际法的红线! 这时候再去谈判桌,等于向美国霸权低头认怂。 国内强硬派正占上风,妥协? 那是背叛! 革命精神不能丢。
伊朗军方也没闲着。 核设施挨了炸,可常规军力还在。 防空系统正拼命加固,防着下一波空袭。 报复选项也在桌上摆着——比如,敲打敲打美军在中东的基地? 火药味儿一点没散。
这时候,中国成了各方紧盯的“香饽饽”。 6月25日,伊朗防长纳西尔扎德直奔青岛,参加上合防长会。 这时间点,选得真叫一个巧! 美以炸弹刚响完他就到了。 和中国防长董军一碰面,外界眼珠子都瞪圆了:中国能给啥支持?
纳西尔扎德挺低调,但意思清楚:盼着中国在稳住地区局势上多使使劲儿。 他没直接要军援,重点在外交声援。 董军部长回应很谨慎,重申中国和平解决争端的一贯立场,对伊朗挨炸表达了关切。 军事承诺? 一句没有。 但承诺会在国际上替伊朗说话。 伊朗这时候来找中国,看中的就是中国能平衡美国的分量。 中国不掺和打架,但劝和的努力没停。
王毅外长的话,分量更重。 月底外交部记者会上,他火力全开:美以对伊朗动手,严重违法! 中国坚决反对任何单边动武。 这措辞,在中国外交辞令里算相当强硬了。 王毅还点出一个关键:和平需要实力保卫,但“实力未必能带来真正和平”。 这话,以色列自己血泪斑斑的历史,就是最好注脚。 王毅立场斩钉截铁:反对美以动武,谈判才是出路! 美以可能当耳旁风,但理儿摆在这。
伊朗驻华大使法兹里6月27日在北京也交了个底。 他感谢中国在安理会等场合仗义执言,谴责美以。 更关键的是,他明说伊朗“完全支持”中方提出的中东问题四点主张。 这公开站队,把中国当成了外交上最硬的靠山。 那四点主张——停火、对话、守法、促稳——听着理想,可道出了国际社会不少国家的心声。 法兹里还透露:伊朗指望中国在降温这事上发挥更大作用。 这说明伊朗不是铁板一块拒绝对话,而是想借中国这座桥,找条出路。 中国的影响力,还有在中东不选边站的平衡策略,让伊朗看到一丝转机。
现在这局面,明摆着:特朗普的威胁不是吓唬人,以色列的枪炮擦得锃亮,伊朗的腰杆一时半会也弯不下去。 中国劝和促谈的声音不小,可这场牵动全球的地缘大棋,谁肯轻易让子? 最揪心的,是怕这轮番的军事威慑和报复,像滚雪球一样,把整个中东拖进更深的泥潭。 动武一时爽,后患大无穷。 到头来,解铃还须系铃人——谈判桌,终究是绕不开的坎儿。
您看,这火药桶的引信,真能掐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