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延期,美方芯片分成,中方稀土管控不松
咬着牙签下去那一刻,特朗普那张脸估计都没抻直。一份总统令,官方公告一出,美方这边立刻炸锅。十一月再延长90天,关税这事拖下去,网友一边笑话特朗普“嘴硬”,一边又盯着中国的反应。就是这份协议,看得出双方都不好受,美国想挣快钱,中国也要自己的底线。这剧情,要不是关税实在太肉疼,谁愿意白白拖着不签。
美国国务院先出来说了句场面话。那边特朗普白宫记者会上,还不忘甩锅中国。满嘴“大豆”经济,露个底,美国让中国多买点美货来拉平贸易逆差,恨不得让中方多掏腰包。拜登时期也是一回事,嘴上硬,事情到了关头,还是得找中国谈。财政部长贝森特的表情那天就没舒展过,说和中国谈判麻烦,问题多,不得不妥协,又捎带着黑了中国一通。美国人那套套路,指责产能过剩,实际就是怕自己小日子不好过,毕竟人家工业升级,他们还想守着自家老牌制造强国的光环。
中方冷处理也很到位。协议一出来,并不是马上就答应,都拖到特朗普签了令,才慢腾腾宣布对美国28家公司稀土出口放开管控,时间限定到2025年4月4日到4月9日,还要经过合规审查。说白了不给你一次彻底开放,都是有限制,稀土出口这玩意儿,可不是谁想要就要的,中方这一招把主动权攥得死死的。不让人完全脱身,也不能让利太多,妥协有分寸,既不让美国拿捏,也不把牌全打出去。
再看另一则消息,英伟达和AMD这两家芯片龙头,老美眼下把他们摁得死死的,要求上缴在中国市场销售芯片收入的15%,才能拿到出口许可证。太狠,净收回来了,芯片公司也乐意,就怕再不出口,丢了中国市场,连未来都没了。这种逼到份儿上,谁都知道中国市场没得替代,美国企业腾不出身,芯片厂商如果让市场被中国自主替代,等于是把未来的利润和话语权都扔出去。他们答应这种特别分成,说上贡也不为过。
贸易这一块,其实大家内心都清楚,真掰断了谁都不好过。美国高科技靠着中国市场,稳着自家收入,军工业那些大订单,要是跟中国脱了,全世界都要跟着掉链子。贸易协议拖到最后一刻签,就是让外界看着特朗普“咬紧牙关”,也让双方有台阶下。说什么向中国施压,实际在利益面前都明白妥协不可避免。硬刚到最后一秒,目的把好处榨出来,反正中国底色在这摆着,美方妥协也得有点姿态,不能让自家选民觉得吃亏。
很多网友都盯着稀土出口那一段。中方暂停管控,看似让步,实则全程掌控。国内声音纷纷“稀土还是自己的硬通货”,张嘴闭嘴都是一句“有话语权”,一部分人坐等看到美国的制造业离开中国就掉队。美国媒体自己不信这一套,光说什么“中方让步,美方获益”,可事实真摆在那,稀土批量出口,全球高科技产业链才有得走。不交出这个口子美国后面造什么都难,军工企业没稀土,飞机也飞不起来,车也造不了。
关税延期这波,美国说不急,大豆加码,芯片收税,稀土谈出口,每一步算计都很精,但到最后特朗普还是在协议书上刷了签名。面对中国,嘴硬归嘴硬,实际动作全是不断寻找让步空间。贸易战争说到底,谁都不想真刚到底,双方都揣着算盘过日子,美国怕自家制造业断了活,中国也要保持产业安全和出口收益,全球化这事谁也不是最强王者,该让步还是得让步。现实就是,如果美国真敢和中国彻底脱钩,最后受苦的一定是自家企业,白宫嘴上的硬气撑不住生产线的断档。
这几年全球贸易大气候变了,各方面都盯着看美国这点动作。特朗普这次不是“胜利者形象”,背后全是算盘,不把稀土出口搞定,美芯片公司不答应分成协议,美方军工企业、各路生产线都要吃大亏。中国给了点口子,但全程把控流程,不让“主动权流失”,这种商战手法其实就像下围棋,局局算计,每一步都留后手。美国想在大豆芯片稀土三个点上赚个“满堂彩”,现实是要啥都不能全捞,最后全是自己让步。
外界讨论什么“美国高兴惨了”,其实细看都明白,特朗普这波笑不出来,除了嘴上硬之外,实则比谁都明白局面不可能彻底赢。中国市场的体量,全球产业链的地位,美国现在想有机会拿到点好处,就得妥协。中方让步有底线,不是彻底开放,是拿捏着放口子,整个盘局里,中国没有一点吃亏。只有当自己有了稀土、芯片都能掌控的话语权,才是“真正安全感”,现在让特朗普先过过手瘾,接下来谁还能左右局势还是悬着,每一次谈判都不是表面上的高兴,比的还是谁更能忍,谁更能把战略定力用到极致。
面子给足了,实际全程自己掌控,特朗普怎么高兴,最后还是得按中国的规则来走。市场没丢,底牌还在,产业链也在手里,未来谁敢说彻底脱钩,无非是在自我安慰。全球经济盘盘卷卷,一步都离不开中国,贸易战到头了,就是同一桌上掰手腕,谁都不敢真拍桌子摔牌子,这才是现在的现实。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