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o markets 官网:过去六个月投资者对欧元持仓增幅创下纪录
君諾金融发现美国银行 7 月发布的全球基金经理调查结果显示,过去六个月里,投资者对欧元的持仓增幅创下纪录。这一变化不仅反映出市场对欧元走势的信心显著提升,也折射出全球资本流动和汇率预期的重要转变。
从具体数据来看,目前净 20% 的投资者超配欧元,这一比例达到了 2005 年 1 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所谓超配,是指投资组合中对某类资产的持仓比例高于常规水平,通常意味着投资者对该资产的未来表现持乐观态度。这一数据的突破,打破了此前多年投资者对欧元相对谨慎的持仓格局,显示出欧元在全球外汇市场中的吸引力正在增强。
回顾今年 1 月,投资者对欧元的持仓还处于净 18% 低配的状态,即持仓比例低于常规水平。而仅仅半年时间,这一比例就上升了 39 个百分点,成为六个月内的创纪录增幅。如此剧烈的转变,背后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欧元区经济数据呈现出积极信号,通胀压力逐步缓解,经济复苏的韧性超出市场预期,让投资者看到了欧元区经济企稳向好的希望;另一方面,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整也对欧元走势形成支撑,市场预期其在应对通胀和经济增长的平衡中采取了更为有效的措施,增强了欧元的吸引力。
从 7 月的调查结果来看,投资者超配比例最高的资产中,欧元占据一席之地,同时还包括欧元区股票、新兴市场股票和银行股。这一资产配置组合反映出投资者对欧元区及相关市场的整体乐观情绪。欧元与欧元区股票的同步超配,显示出投资者对欧元区经济基本面的信心,认为经济的改善将同时推动欧元汇率走强和企业盈利增长。新兴市场股票的超配,则可能与欧元走强带来的风险偏好上升有关,当欧元等主要货币表现稳定时,投资者更愿意将资金投向收益潜力更高的新兴市场。银行股的超配则可能与利率环境变化有关,随着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整,银行的净息差有望扩大,盈利能力得到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还显示净 31% 的投资者认为欧元被低估,这一比例较 6 月的 38% 有所下降。尽管比例有所回落,但仍有超过三成的投资者持此观点,说明市场对欧元的估值判断仍偏向积极。6 月到 7 月这一比例的下降,可能与欧元近期的上涨有关,随着欧元汇率的回升,部分投资者认为其低估程度有所缓解。但总体而言,认为欧元被低估的声音依然占据一定主导,这也为未来欧元的进一步走强提供了潜在支撑。
深入分析这六个月来投资者对欧元持仓的剧烈变化,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着对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的判断。此前,受欧元区经济增长乏力、债务问题以及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投资者对欧元的信心相对不足,低配欧元成为市场常态。而随着欧元区经济逐步走出困境,内部改革成效逐步显现,以及外部环境的改善,投资者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例如,欧元区制造业 PMI(采购经理指数)连续多月回升,服务业保持稳定增长,就业市场也在持续改善,这些积极信号都增强了投资者对欧元区经济前景的信心,进而推动了对欧元的增持。
从货币政策角度来看,欧洲央行在应对通胀方面的表现也让市场认可。尽管面临与全球其他主要央行相似的通胀压力,但欧洲央行通过精准的政策调整,在抑制通胀的同时,尽可能减少了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这种政策的有效性提升了欧元的信用度,使得更多投资者愿意持有欧元资产,以获取汇率稳定和潜在升值带来的收益。
对于全球投资者而言,对欧元的大幅增持是资产配置策略的重要调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占据了投资者外汇资产的较大比例。而如今对欧元的超配,意味着投资者正在寻求外汇资产的多元化,以降低对单一货币的依赖,分散汇率风险。这种多元化配置趋势,不仅有利于提升投资组合的稳定性,也反映出全球货币体系正在朝着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
从欧元区内部来看,投资者对欧元的超配也将对其经济产生积极影响。欧元汇率的走强可以降低进口成本,尤其是能源和原材料的进口,这对于高度依赖进口能源的欧元区来说,有助于进一步缓解通胀压力,提升居民实际购买力。同时,欧元走强也有利于提升欧元区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增强其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尽管短期内可能对部分出口行业造成一定压力,但长期来看有利于经济结构的优化)。
不过,也需要注意到市场情绪的变化可能带来的波动。尽管目前投资者对欧元的持仓处于高位,但外汇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经济数据、货币政策、地缘政治等,未来欧元走势仍存在不确定性。例如,若欧元区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或欧洲央行货币政策出现转向,都可能导致投资者对欧元的持仓再次调整,引发汇率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