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断腿还连着肉!六国撕毁禁雷条约,地雷战重返欧洲
硝烟弥漫的乌东战场上,一名乌军工兵用颤抖的手剪开士兵被炸烂的裤管——地雷的锯齿状弹片深嵌大腿,断骨刺穿皮肉,鲜血浸透泥土。“保住命,但腿没了”,军医的判决轻描淡写。这样的场景,正成为乌克兰战场上的日常伤痕。
2025年6月29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总统令,宣布启动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程序。紧随其后,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向联合国提交退约文件,波兰与芬兰同步启动退出机制。六国在72小时内完成了一场针对国际人道主义规则的集体叛离。
《渥太华公约》曾是全球人道主义的标杆:1997年由121国签署,禁止使用、生产及转让杀伤人员地雷。这类武器隐蔽性强、清除成本高,战后数十年仍持续残害平民。2023年全球因地雷伤亡的人中,大部分是无辜平民,其中不少是田间玩耍的孩童。幸存者往往面临截肢、数十次手术和终身康复治疗,肢体断裂处“血肉粘连”成为常见创伤。
然而公约存在致命缺陷: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军事强国从未加入。乌克兰国家安全、国防和情报议会委员会秘书、人民代表罗曼·科斯坚科痛陈:“敌人(俄罗斯)不受任何约束地布雷,我们却要自缚双手!”俄军在顿涅茨克部分战区每平方米埋设多颗地雷,将农田划为“死亡棋盘”,乌军反攻士兵成排倒在雷区。
地雷重回战场核心,源于其残酷的性价比优势:
成本碾压:一枚美制BLU-43“龙牙”反步兵雷价格低廉,却能永久致残一名士兵;
技术迭代:俄军POM-3智能地雷可侦测脚步声自动弹射,30米内无人生还
战略拖延:俄“苏罗维金防线”凭借层层雷区,硬生生绞杀乌军2023年大反攻。
对乌克兰而言,退约更是绝望中的自救。因公约限制,西方无法向其提供地雷援助,而本国库存早已枯竭。泽连斯基直言:“反步兵地雷是防御中别无选择的工具。”退约后,乌方可自主生产地雷,更可接受波兰等国援助——后者已计划量产百万颗地雷堆砌边境。
六国退约绝非孤立事件,而是地缘恐惧的集中爆发:
芬兰总统斯图布宣称将“负责任地使用地雷保卫国家”,在俄芬边境筑墙;
波兰国防部公开规划“百万地雷阵”,复制俄军战术打造“新马奇诺防线”;
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更直言:退约是为“保卫每一寸北约领土”——潜台词是对北约集体 防御承诺的深度怀疑。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美国对乌军援摇摆不定,东欧国家被迫“双轨并行”:表面维系北约联盟,暗地加速战略自主。当大国安全保障褪色,小国只能手握地雷这颗“绝望的砝码”。
退约决策的代价将由平民世代承担:
乌克兰已成全球最重雷患国,境内埋设大量地雷,相当部分国土沦为高危区。春耕农民脚踩自制金属探测器下田,稍有不慎便“赌命收割”;
排雷需长时间:专家估算清除乌全境雷区需多代人时间,费用超千亿美元。柬埔寨战后多年仍残留大量地雷,安哥拉部分国土至今无法通行——乌克兰正重蹈覆辙;
道德悖论:若乌军在居民区布雷,泽连斯基可能面临国际刑事法院战争罪指控。正如基辅排雷组织警示:“今日埋雷者,将是明日孩童断腿的刽子手”。
六国退约撕开了军控领域的“潘多拉魔盒”:
多米诺效应:专家警告,此举可能引发化学武器、自主无人系统等领域条约的连锁崩坏;
战略互信消亡:俄芬边境新埋地雷、波罗的海“防线”升级,刺激俄加速西部军备,欧洲安全图谱彻底重塑;
规则虚伪性暴露:当遵守公约者反遭雷阵屠戮,而拒签者肆意布雷,“选择性人道”沦为弱者的死亡陷阱。乌克兰外交部悲鸣:“我们被规则绑架了三年”。
结语:
地雷的诅咒在于其超越战时的持久性。当波兰边境的机械臂将万颗新雷埋入土壤,当顿巴斯儿童在骷髅警示牌旁蹒跚学步,六国的“生存权”背后,是文明底线崩裂的刺耳之声。历史早已书写答案:地雷阵挡得住坦克,却埋下了比金属更顽固的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