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山上为什么会有流不完的水? 是山顶一直在下雨吗?

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地球陆地上绝大多数的淡水,其最初的源头都来自于大气降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雨和雪),山上的水自然也不例外。

想象一下,一股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浩浩荡荡地向陆地飘过来,在平地上,它们不会遇到什么阻碍,可一碰到高大的山脉,它们就只能往上爬。

在这个“爬坡”的过程中,随着海拔逐渐升高,温度也会一点点降下来,于是暖湿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凝结成小水滴,聚在一起就成了云。

云越聚越多,小水滴也越来越大,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们就哗啦啦地变成了雨,而在更冷的地方,它们还会变成雪花。

所以你看,山脉就像一道天然的“屏风”,它们会把很多“路过”的水蒸气拦下来,变成了自己这里的降水,而这就是山上水源最根本的保障。

那么,山上有流不完的水,就是因为山顶一直在下雨吗?当然不是,毕竟无论什么样的山,其降水都是一阵一阵的。所以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没有降水的时候,山上的水也照样在流淌呢?答案就是:山体本身就是个超级厉害的“储水器”。

总的来讲,山有两种的储水模式,第一种是“固态冷藏”,也就是冰雪。对于那些海拔很高的雪山来讲,其山顶温度是很低的,降水到了那里就成了冰雪,一年又一年,就形成了厚厚的冰雪层。

这种冰雪层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固体水库”,在其渐渐消融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水流。

当然了,很多山都是没有冰雪层的,它们的水又是哪来的呢?这就要说到山的第二种储水模式了,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海绵式蓄水”。

在山体的内部,其实充满了无数我们看不见的缝隙,从地表的土壤层,到深处的岩石,这些缝隙都大量存在,当雨水落到山上后,很大一部分并不会马上顺着山坡流走,而是会顺着这些缝隙慢慢地往下渗。

这个过程,就像是山在“喝水”,在山把大量的雨水“喝”到自己的“肚子”里之后,就形成了“地下水库”。

这种“地下水库”的规模通常都很大,而水在里面也不是静止的,它们会慢慢地流动,当这些水流到比较低洼的地方时,通常都会从山体的缝隙里“钻”出来,而我们看到的泉水,其实就是这么来的。

由于泉水并不是刚落下来的雨水,而是在山体这块“天然海绵”里过滤、储存了很长时间才冒出来的,因此泉水通常都是非常清澈的。

这些常年不断涌出的泉水,汇集到一起,就成了潺潺流淌的溪流,我们可以认为,它们其实就是山体在缓慢释放它在下雨时“喝”下的“存货”。

聊到这儿,还得提一下山上植被的作用,这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讲,当雨水落下来的时候,植被会大幅减缓雨水冲刷地面的速度,从而给了雨水足够的时间去往下渗透,不会一窝蜂地直接流下山去。

另一方面来讲,植被的那些庞大又复杂的根系,在土壤里钻来钻去,无形之中就制造了大量天然的“下水管道”,进而能够让雨水更轻松地往下渗。

现在,我们就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总结了。

那些来自远方的水蒸气(主要是来自海洋),会被山体拦截,变成了丰沛的雨雪,在高山上,它们被“冷藏”为稳定的冰雪层,成为了可能持续产生水流的“固体水库”。

而在没有冰雪层的山上,雨水被山体这块巨大的“海绵”吸收并储存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地下水库”,在这个过程中,山上的植被会默默地“帮忙”,让其运转得更有效率,然后,这些储存起来的水,再通过泉眼等形式慢慢地释放出来,

所以山上有流不完的水,其实是依赖一个由大气、地貌、地质、生物共同参与的自然水循环系统,对于我们人类来讲,当然应该好好保护这套系统,毕竟这直接关系到我们能不能长期拥有一个稳定、干净的水源。



下一篇:没有了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