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港交所新规落地!散户打新机会暴增60%?

二选一机制引爆港股IPO大变局

下周一正式开跑,这些变化你必须知道!

2025年8月4日起,港股IPO规则将迎十年最大变革! 港交所官宣:新股配售最低比例从50%猛砍至40%,散户打新份额最高可飙升至60%! 更重磅的是,发行人可自选“二选一”分配机制——要么选回拨加码至35%的灵活方案,要么锁定10%-60%比例且“一锤定音”无回调。 新规直接改写机构与散户的博弈规则,港股打新生态彻底重塑!

1. 新规核心:分配机制二选一,散户机会史无前例

港交所8月1日敲定IPO新规,8月4日正式生效。 最爆炸的改动是废除“一刀切”分配模式,改为两种机制任选:

机制A:散户初始认购比例维持5%,但若申购火爆,最高可回拨35%给散户(原规则仅20%),机构份额被动压缩;

机制B:散户比例由发行人提前锁定在10%-60%之间,一旦确定绝不回调,机构无需担心份额被抢。

这意味着,若企业想讨好散户,可直接将60%新股留给散户认购,创港股历史最高比例! 而此前散户最多只能拿到50%。

2. 配售份额大缩水,机构定价权被削弱

新规将机构最看重的“建簿配售”最低比例从原计划的50%下调至40%。 也就是说,机构能抢的蛋糕直接少了10%。

但港交所妥协了:最初方案要求机构至少拿50%,因遭投行强烈反对,最终定为40%。

一位外资投行董事直言:“40%是底线,再低机构就没动力参与定价了。 ”

3. 新规背后:港股27年旧制度终于低头

为何突然改革? 港交所上市主管伍洁镟点破关键:

“当前规则还是1998年定的,但市场早变天了! ”

27年前港股IPO平均规模不到5亿港元,散户占主导;如今单笔IPO超百亿,机构交易占比90%。

老规则中,机构投资者常因散户回拨不确定性而退缩。

例如2025年蜜雪冰城港股IPO,散户疯抢5000倍,机构配售份额被砍半,导致上市后外资集体抛售。

4. 两种机制怎么选? 企业面临战略抉择

选A:搏散户热度

适合餐饮、消费等散户热门赛道。

若散户超购100倍以上,回拨触发后份额可涨至35%,但机构可能因份额不稳而压价。

选B:绑定机构盟友

适合科技、生物医药等需长线资金支持的行业。

提前锁定机构份额(最高90%),避免回拨干扰。

如AI芯片企业“鲲芯科技”已宣布选用机制B,将70%留给高瓴、淡马锡等基石投资者。

5. 配套改革:自由流通量狙击“上市即破发”

新规同步引入“初始自由流通量”铁律:

常规企业:上市时至少10%自由流通股,或市值不低于5000万港元;

A+H股企业:自由流通量门槛降至总股本5%。

此招专治“袖珍流通盘”——过去有些企业公众持股量达标,但实际可交易股不足1%,庄家轻松控盘导致破发。

2024年港股70只新股中,25只首日破发,多数因流通盘过小。

6. 基石投资者政策意外保留,禁售期维持6个月

投行圈最关注的基石政策未松动。

港交所原计划缩短禁售期,但遭养老基金集体反对:“若基石随时跑路,谁还敢长期持股? ”

最终维持6个月锁定期,确保上市后股价稳定。

7. 未解难题:持续公众持股量仍存变数

新规暂未调整“上市后公众持股量持续不低于25%”的要求。

但港交所已启动二次咨询,拟为千亿市值巨头开绿灯。

例如腾讯若回购股票导致公众持股跌至20%,按现规则需退市,新提案允许其申请豁免。

8. 历史呼应:新规终结“百倍杠杆打新”乱象

本次改革与2025年3月香港证监会新规形成组合拳。

半年前,香港已叫停百倍杠杆打新,散户认购需实缴10%保证金(最高10倍杠杆)。

此前散户通过券商借资百倍打新,一旦破发即爆仓。

2025年古茗茶饮IPO中,有投资者借200倍杠杆打新,首日破发20%后血本无归。

数据事实核查

生效日期:2025年8月4日

配售最低比例:40%(原建议50%)

机制A回拨上限:35%(原20%)

机制B散户比例区间:10%-60%

公众持股咨询截止日:2025年10月1日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