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福建舰试航引关注,俄专家称赞,美卫星全程追踪,法国反应剧烈

2024年5月1日,万众瞩目的福建舰缓缓驶离港口,开始其首次海上测试。这次为期9天的航行,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出海,更是对这艘海上巨兽心脏——动力系统的一次全面体检。它在没有拖船伴随的情况下,依靠自身动力在广阔海面上划出航迹,初步验证其备受关注的全电推进系统。这套系统的效率与舰船的机动灵活性优势,在这次试航中得到直观展现。

福建舰高达8万吨的排水量并未成为其展现灵活身姿的阻碍。后续的海试进程按部就班,稳步推进。在第5次与第6次试航期间,宽阔的飞行甲板上开始出现清晰的黑色轮胎印记,这是舰载机进行触舰复飞训练留下的痕迹,标志着航空系统测试进入新阶段。这对于航母战斗力的形成至关重要,意味着离舰载机正式上舰又近一步。

紧接着的第7次海试更是焦点所在,外界普遍猜测此次试航进行关键的海上电磁弹射试验。虽然官方信息保持一贯的严谨,但国防部发言人在记者会上那意味深长的笑容,似乎已经暗示测试结果的圆满。福建舰在海面上演精彩的S型航路机动以及小半径转弯,部分转弯半径甚至仅有舰长的两倍左右,这充分展示其动力系统与传动轴系之间卓越的协同工作能力。

这一系列紧锣密鼓的测试活动,不仅验证福建舰基础设计的可靠性,更展现中国在大型水面舰艇,特别是航母核心技术上的长足进步。全电推进与电磁弹射这两项尖端技术的成功应用,预示着中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将迎来一次质的飞跃,也为后续舰载机起降等复杂科目的测试打下坚实基础。

福建舰的海试不仅在国内引发热议,也迅速吸引国际社会的目光,特别是传统海军强国的关注。就在福建舰首次海试开始后的第三天,也就是5月3日,俄罗斯知名军事专家瓦西里·卡申就在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采访中,对福建舰给予相当积极的评价。他认为,这艘新型航母的入列,将显著提升中国海军在远离本土海岸的远海区域执行任务的能力。

卡申进一步分析指出,福建舰的建成与海试,意味着中国海军能够将其影响力投射到更遥远的地区,这对于维护国家海外利益、参与国际事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种能力的提升,是中国综合国力增长在军事领域的直接体现,也是其海军从近海防御向远洋存在转变的关键一步。全球海洋格局或将因此产生新的变化。

这位俄罗斯专家还特别强调,福建舰的设计建造,清晰地表明中国在航空母舰发展领域已经摆脱早期对苏联模式的借鉴与依赖。中国海军通过自身的探索和技术积累,成功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福建舰成为全球第二艘实际应用电磁弹射技术的航空母舰,这本身就是一项不起的技术成就,标志着中国在航母关键技术上实现对传统强国的追赶甚至超越。

这种自主创新能力的展现,对于一个致力于建设强大海军的国家而言至关重要。它不仅意味着装备性能的提升,更代表着国家在高端装备制造、系统集成以及复杂工程管理等方面的整体实力跃升。俄罗斯专家的这番评价,从一个侧面反映国际社会对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普遍认知。

自福建舰解缆起航的那一刻起,其动向就时刻处于某些国家严密的监视之下。尤其是美国,动用其强大的天基侦察力量,对福建舰的首次海试进行不间断的追踪。商业卫星公司Planet Labs甚至在5月2日就迅速公布拍摄到的福建舰在黄海某水域进行测试的高清卫星影像,足见其关注程度之高。这种近乎实时的监控,凸显福建舰在美国战略评估中的重要分量。

美国军方之所以如此密切关注福建舰,很大程度上源于其采用的电磁弹射技术。这项技术被认为是航母发展的未来方向,能够显著提升舰载机的出动效率和作战半径,并支持更重、更多类型飞机的起降。美国现役最先进的“福特”级航母是目前唯一部署该技术的航母,而福建舰的技术水平据信与“福特号”相当,甚至在某些方面可能有所超越,这自然让美国感受到不小的压力。

尽管从整体吨位和部分技术指标来看,福建舰可能与美国已经退役的“小鹰”级常规动力航母更为接近,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轻视。福建舰所集成的众多先进技术,特别是全电推进和电磁弹射系统,代表海军装备发展的前沿方向。这些技术的实际运用效果和可靠性如何,直接关系到福建舰未来能形成的真实战斗力水平,这也是美国迫切需要通过持续监视来评估的关键信息。

因此,美国动用卫星等多种侦察手段,对福建舰的每一次出海、每一个测试科目都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分析,力图准确把握这艘新型航母的性能边界和作战潜力。这种情报上的高度关注,反映美国对中国海军力量快速发展,特别是高端作战平台建设进展的战略焦虑。

福建舰的成功海试及其所代表的技术进步,无疑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连锁反应,促使其他海军强国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规划。根据一些外媒报道,法国海军已经悄然加速其下一代航空母舰,即PANG项目的进程。相关的建造合同据称已经下达,承担研发和制造任务的公司也已开始着手关键设备的研制工作。这艘备受期待的新航母预计将在2038年左右正式服役,届时将接替现役的“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

法国作为拥有悠久海军历史和全球影响力的国家,一直将航空母舰视为维护其大国地位和战略自主性的重要支柱。“戴高乐”号是目前除美国之外唯一的核动力航母,但其吨位和技术水平已显陈旧。面对以福建舰为代表的新一代大型航母的出现,法国显然感受到维持自身海军技术优势和力量规模的紧迫性。

加速新一代航母的研发,可以看作是法国应对未来海上力量格局变化的主动举措。虽然PANG项目早已规划,但福建舰的顺利进展无疑为法国加快步伐提供额外的动力。新航母预计也将采用电磁弹射等先进技术,以确保在未来几十年内保持技术上的竞争力。这也反映出主要海军强国在航母技术发展方向上的趋同性。

当然,建造一艘现代化的核动力航母耗资巨大、技术复杂,从启动研发到最终入列需要漫长的时间。法国将新航母的服役目标定在2038年,也说明其中的挑战。但无论如何,法国海军加快步伐的动作,清晰地表明福建舰的海试成功,确实在国际海军界掀起不小的波澜,促使各国更加重视海军力量,特别是航母这一战略平台的建设与更新换代。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